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锻造大国工匠 筑梦复兴之路——写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之际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时间:2022-10-14

锻造大国工匠 筑梦复兴之路——写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之际

(一)

手持一把泥刀,把墙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仅凭一双耳朵,从机器轰鸣声中准确找到故障原因;挥动3寸雕刻刀,把嶙峋巨石变为精美浮雕……

川藏铁路隧道的爆破,在分秒之间与死神较量;为火箭焊“心脏”,几十年如一日以毫米微米计量精度;研制“天问一号”探测器上的一根绳索,花费一年多时间日夜攻关……

有一群劳动者,专注坚守于生产车间,重新定义人们对“精确”的认知;大显身手在技能大赛,生动演绎“信手拈来”的内涵;挥汗奋战在施工一线,全力缔造“中国制造”的神奇。他们,被称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近年来,越来越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得益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不断健全,一批批技能劳动者精进能力、突破自我,成为行业大拿、业内翘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靠绝技绝活成就人生出彩、满足人民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撬动经济发展。

当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对高技能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需要高技能人才、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怎样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条条“干货”、招招“硬核”,勾勒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清晰路径,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为数亿技能人才擘画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意味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提质培优的新阶段。

新时代,是更加重视技能、崇尚技能的时代,是更多人学习技能、投身技能的时代。技能改变个人命运,技能破解发展难题,技能成就制造强国……高技能人才将在新的技能生态中蓬勃生长、迸发活力、建功立业。

(二)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授予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的艾爱国。温暖人心的话语,既饱含亲切关怀,又寄予殷切期盼,激荡起万千大国工匠心中的信心和豪情,宣示了高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非同一般的分量。

高技能人才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忆往昔——

高技能人才作为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始终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挥洒辛勤汗水、贡献精湛技艺、汇聚创新智慧。从“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到一线工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荣誉殿堂,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益优化、分布更加均衡,推动我国实现基础设施从“一张白纸”到全面跃进、造车建桥从依靠外援到独立自主、关键技术从学习借鉴到自立自强的历史跨越。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观世界——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高技能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

纵观大国崛起史,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小到一颗螺丝钉、一支圆珠笔,大到一架飞机、一枚火箭,那些设计精细、质量过硬、技术领先的产品背后,都有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无论是“工业互联网”的提出,还是“工业4.0”战略的推进,各国在振兴制造业的进程中,都把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重要手段。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迈步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更多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优势。

看今朝——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坚实技能支撑。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管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都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来培育新动能,这就需要更多适应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高技能人才。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就要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不仅能为各行业输送丰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也可为更多劳动者打开就业创业空间,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望未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在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蔚然成风,尊重技能、厚爱技能人才成为时代风尚,2亿技能劳动者将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越来越多人通过“技能富足”实现勤劳致富。

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上,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与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一起,以万马奔腾之势,竞相驰骋于广阔舞台、伟大时代……

(三)

“征战世赛、奋勇争先、顽强拼搏、为国争光。”10月5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国代表团首批团员面向国旗,齐声喊出出征口号。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已参赛5届。第43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第44、45届连续获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中国代表团在世界最高技能竞技舞台上不断刷新成绩、屹立巅峰,正是我国技能实力一路提升的有力彰显,也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夯基定向,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高技能人才工作谋篇布局、抓纲举要。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政策供给、重点攻坚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份份改革文件节节相连,一项项政策举措环环相扣,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21年年底,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规模大幅增长、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更加凸显,在各路人才齐头并进、助力发展的画卷中,高技能人才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培养体系不断健全——

职业培训高质量开展。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培训基地建设硕果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遍地开花,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技工教育实力持续增强。制定实施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紧密结合就业和市场需求,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技校毕业生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评价改革多点突破——

打通纵向职业生涯“天花板”。在“五级工”之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拓展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推开横向衔接沟通“玻璃门”。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打破高技能人才教育资历提升和技术资历认证限制。

评价基础牢、更多元。紧跟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步伐,多次发布新职业,两次修订《职业分类大典》,与时俱进开辟技能新赛道,对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起到了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深化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技能竞赛亮点纷呈。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屡创佳绩,各类各级技能竞赛蓬勃开展,形成了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带动劳动者苦练技能、脱颖而出,吸引更多人关注技能、热爱技能。

使用制度持续完善——

进一步推行特级技师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重大生产决策、组织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中的带头人作用。

激励机制逐步健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为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供政策支持。评选表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休假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交流研修等活动,增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打造“技能中国”“走基层、技校行”等宣传品牌,让工匠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车间,让高技能人才的事迹和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政府给的荣誉越来越多,我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亲戚朋友也越来越高看,我干得更有劲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刘波的由衷感慨,恰是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果的生动反映。

事业上有干头、待遇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甜头、精神上有劲头,高技能人才的未来更加可期。

(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人大代表提案火上热搜、引发热议。一则提案,折射出一些工厂“一匠难求”的困境,也引发部分人对“今后谁来当工人”的忧虑。

盘点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每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服务业、制造业相关职业占据半壁江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中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相关职业排位不断上升,一些重点产业行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出现较大用工缺口。

这些岗位面临招工难、留工难,反映日益旺盛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也指向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

先看总量。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总量仍然不足,一些岗位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再看结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层级结构不够合理,领域分布不够全面。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千工好招,一技难求”成为结构性矛盾的真实写照。

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事关综合国力的提升,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就业大局的稳定。以人才队伍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就要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贡献,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

此次出台的《意见》瞄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确定清晰目标、完善政策体系、推出创新举措,从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多个维度打出组合拳,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培养加力度,提能力——

健全培养体系,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夯实教育基础,优化职业教育类型、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配置重效率,增活力——

健全岗位使用机制,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完善稳才留才引才机制,让高技能人才权益有保障、流动更畅通、生活无后顾之忧……

评价更多元,挖潜力——

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让职业技能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认定职业技能等级,突出人才评价的实用导向;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搭建匠心筑梦、人生出彩的舞台……

激励有倾斜,添动力——

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表彰激励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一系列回应热点、聚焦难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政策举措,既着眼当前问题,又立足长远发展,既注重保持政策连续性,又适应新形势推陈出新,着力强基础、优结构,扩规模、提质量,建机制、增效力。

这一顶层设计正当其时,描绘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照亮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前路,是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南,也是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指引,必将以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活水激荡澎湃不竭的高质量发展动力。

(五)

目标明确催奋进,蓝图绘就当躬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对技能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按照《意见》提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将措施落到实处、把愿景化为实景。

坚持党管人才,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增强做好职业培训、技工教育、技能评价、技能竞赛和表彰激励等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持服务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技能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围绕高技能人才发展需求,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让高技能人才在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中彰显个人价值。

坚持改革创新,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高技能人才活力。要从源头和机制上找准制约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症结,顺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趋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要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等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措施体系,最大限度释放高技能人才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围绕痛点难点靶向施策,全面优化高技能人才发展生态。着眼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培养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技能高超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和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以稳定就业为导向,瞄准就业领域主要矛盾,以提升全民技能、构建技能社会为引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不断加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体系“四梁八柱”,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将高技能人才用好用活,让技能之路走宽走远,就一定能开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工作崭新局面。

(六)

建造“火神山”需要多久?

从设计施工到完工交付,只10天10夜。德国专家不禁赞叹: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有了一个绰号——“基建狂魔”。

从悬崖峭壁开山凿路到高速公路交错纵横,从绿皮火车四通八达到中国高铁享誉世界,从跨山大桥穿越云贵川到跨海大桥飞架港珠澳,从飞机翱翔、巨轮远航到嫦娥奔月、蛟龙探海……

一项项超级工程见证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件件大国重器记录举世瞩目的成就。台前幕后,是数不清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打磨精度、开辟高度、刷新速度、挑战难度。“基建狂魔”名扬海内外,离不开一颗颗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匠心。千千万万技能劳动者,在刻苦钻研、精雕细琢、争分夺秒中,蜕变成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顶梁柱。

踏上新征程,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美好生活需求,期待更加精细专业的技能技艺;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呼唤不断增量提质的高技能人才大军;重大战略、重要任务、严峻挑战,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

锻造一支心中有理想、身上有本领、肩上有担当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时不我待。让我们以更大决心、更足干劲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凝聚矢志报国、团结奋进的力量,激励广大高技能人才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进阶跨越中大施所能、竞展风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集结、前进!(仲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