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来源: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8-10-30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白春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人才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国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地,应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植根于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目标要求,是中科院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一、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意义

国际人才竞争形势逼人,必须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世界范围内以人才为中心的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国际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发达国家无一不把争夺人才作为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手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把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作为追赶的主要动力,纷纷推出系统性的人才政策和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亦优势强劲,“十二五”期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总人数的3倍。与此同时,各类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加强了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千人计划”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位;中科院在国内率先实施“百人计划”,24年来累计引进优秀人才近3000位,其中已走出43名“两院”院士,中科院现任100多名研究所所长中近1/3是“百人计划”入选者。总体上看,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成果丰硕,但在国际人才竞争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实力有待提升,队伍结构和学科分布不尽合理,尖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的限制性障碍。美国现对中国留学生签证设限,美国国防部终止向参与中国人才计划的学者提供资金和其它奖励。国际人才竞争形势迫使我们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宽广的胸怀,不分族裔,着眼长远,继续加大力度,加强对世界一流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国家创新发展挑战逼人,必须长期稳定支持一批优秀人才和团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明确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国家创新发展必须有原创技术在手、核心技术在手,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精神、追赶前沿、前瞻探索的人才,需要一大批富有原创思维、潜心专注、孜孜以求、甘坐冷板凳的人才,需要一大批敢于大胆突破、攻坚克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我们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前瞻部署,打破行业和部门壁垒,在关键核心领域长期稳定支持一批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效支撑我国战略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使命逼人,必须进一步增强科技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创新人才队伍。使命呼唤更多“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呼唤更多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科技人才,呼唤更多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人才。新时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担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坚守国家意识、人民情怀、科学精神,自觉将科研事业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中。

二、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国家人才实力

我们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构筑强大的科技实力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实力,要通过补齐短板、促进成长、完善评价,增强人才实力,提升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人才队伍短板。201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8327万人,研发人员总量达到583.1万人,居全球首位。近年来,每年毕业理工科博士3万余人、硕士20多万人,但全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只有50人年左右,与科技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可以看出,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顶尖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比较缺乏,“高精尖”产业急需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科技人才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研团队整体效能也有待发挥。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17年我国顶尖科学家入选249人次,排名世界第三位,但仅为美国的15.2%,且仍有近1/3学科未有我国科学家入选。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力资源大国,但还没有真正成为人才资源强国。要坚持统筹谋划,按需引进人才。人才政策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和学科方向,按需引进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坚持突出重点,补齐急缺人才。着力补具有战略眼光、能够带团队打硬仗的领军人才,补在前沿科学领域具有世界水平的尖端人才,补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人才,补高端产业急需的紧缺人才,从而有效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要坚持平台牵引,强化团队建设。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建立符合科研规律与特点的不同创新活动的科研团队组织和项目管理模式,培养凝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同时打造一批与学科发展、领域交叉、重大科技任务相适应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7年新年贺词中例举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就是集合中科院系统内外多家单位的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的成果,在完成这一重大科技任务中,不仅取得了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二是遵循规律,推动人才竞相成长。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握并尊重规律是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要遵循政治建设规律,强化科技人才国家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教育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遵循人才队伍建设规律,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充分发挥老科学家的传帮带作用,发挥领军人才的团队领导能力,发挥中年科学家的骨干引领作用,发挥青年科学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及时把青年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上培养,在大平台、大任务、大团队中锻炼,不唯资历、不唯“帽子”,既不拔苗助长,又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遵循科研规律,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从事不同类型活动的人才予以分类支持,创造良好的创新平台和发展空间。比如,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应用研究的人才,可给予持续稳定支持,实行长周期评价,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体细胞克隆猴”科研团队,2009年成立以来,得益于该所领导的战略眼光和“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之道,虽然团队负责人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29岁,但通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瞄准重大科学问题,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三是改进评价,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评价既是“风向标”,又是“指挥棒”。当前,人才科学分类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方法趋同,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严重,人才“帽子”满天飞,加快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评价导向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激励导向、坚持传承创新,在人才评价的制度建设、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鼓励科研人员甘于坐冷板凳,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评价方法上,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建立突出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从事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人才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在评价结果应用上,对目前广受关注的人才“帽子”问题,要进行系统梳理,明确荣誉型、岗位型、任务型、项目型等不同人才计划的定位,优化调整评价和支持方式,限制适用范围和有效时间,避免各类人才计划“帽子”化、标签化、永久化。

三、优化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成长,释放人才潜能,发挥人才作用。抓住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工作的关键。

一是强化以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努力改变科技投入中重物轻人的问题,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经费占比,充分体现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从制度层面有效保障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要努力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创新科研管理和服务方式,改进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办法,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经费管理、评审评价中解放出来。要努力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统筹,调动各方资源为科技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健康、后勤服务等全方位的保障,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钻研的生活环境,避免各用人单位因占有公共资源的不均衡造成不良或无序的人才竞争。

二是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要优化人才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健全突出实际贡献和价值导向、有利于各类人才均衡发展和提升科研团队效能的人才激励制度。充分发挥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等不同梯次人才的作用,统筹协调科技人才、支撑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队伍创新活力。

三是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科技人才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不断增强“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深入宣传科技界典型代表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学术风范,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