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校院企地携手构建城市“人才发展共同体”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5-28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聚焦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着力破解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工作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人才队伍“有高原无高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引育难等系列难题,创新建立校院企地人才协同机制,打破行政级别、隶属关系等壁垒,以更高层次、更大力量、更全链条、更广范围推动人才资源跨界融合、高效协同,构建合作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发展共同体”,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和“1+1>2”的协同效应。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校院企地人才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首批将41个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3个区(市)县以及47家重点用人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秉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引育的高层次人才就是地方的高层次人才”理念,力求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育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转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以力量整合为关键,协同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育新模式。坚持高位联动,校院企地联合组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专班,市委领导组织召开工作专题会,统筹校院企地资源力量,“一人一策”为目标人选定制事业发展平台、支持保障政策“两张清单”,形成高层次人才引育合力。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人才引育主体作用,建立海外引才直通车机制,构建“用人主体靠前引才、党委政府靠后保障”引才模式,支持用人主体赴外开展引才,党委政府在后端协调解决事业平台搭建、团队组建、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出入境和停居留等需求。

以平台共建为支撑,协同构筑高层次人才引育新载体。围绕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和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将人才工作深度嵌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全过程,整合发改、科技、经信资源力量,联动用人主体构建“前瞻储备一批、积极争创一批、重点建设一批”的创新平台梯度培育体系,通过实施“揭岗挂帅”、遴选“产业教授”等共同引育“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实现以高能级平台承载高层次人才。协同重点用人单位建设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环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圈,共同完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产业孵化”的人才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

以政策叠加为牵引,协同释放高层次人才引育新优势。集成用人主体和省、市、区(市)县的人才政策,形成“1+3”政策包,对校院企重点引育的人才给予叠加支持,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以博士后为例,在站期间每年可获得省、市、区(市)县三级支持,出站留蓉工作还有额外奖励。围绕重点用人单位需求定制人才政策,对培养或全职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的企事业单位给予奖励。上线运行成都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对不同类型人才进行精准画像,系统集成、智能匹配国家、省、市、区(市)县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政策,人才可“一键获取”百余项人才政策,推动人才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才转变,平台访问量累计超180万人次。

以评价互认为抓手,协同激发高层次人才引育新活力。以“授权赋能”为导向,推动“蓉漂计划”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改革,建立面向重点用人单位的定向单列支持机制,赋予首批49家重点用人单位人才计划名额125个,支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带指标、带政策”靶向引才。试行高层次专家举荐人才制度,赋予在蓉两院院士、重大平台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双一流”高校主要负责人市级重大人才计划举荐权。出台《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创新提出“以薪定才”“以岗定才”“以绩定才”“以赛定才”“以投定才”等科学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赋予在蓉高能级平台、链主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人才认定自主权,推动重点用人单位与地方人才评价体系双向贯通,实现“评人的用人、用人的评人”。

以活动联办为纽带,协同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育新渠道。坚持“党委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参与、政策服务赋能”,常态化联合用人单位开展“蓉漂人才荟”“蓉漂杯”“蓉漂人才日”以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全球青年学者论坛、“校企双进”等活动,形成活动共办、论坛共推的校院企地合作模式,持续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影响力。支持重点用人单位创办、承办国际顶尖人才论坛,鼓励学会及学会联合体开展国际性、全国性品牌学术会议(活动),给予每次最高200万元补贴;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等举办专业性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展会,综合举办规模、人才层次、落地成效,给予经费补贴,实现“以会引才、以赛聚智”。

“磁场效应”加快形成

联席机制运行以来,人才引育“磁场效应”加快形成,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城市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人才总量达622.3万人、居全国第4位,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蝉联“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高能级人才平台加快建设。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推动战略科技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功能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能级提升。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146个,助推成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24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运行,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在蓉落地建设,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高水平建设运行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成运行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挂牌全省首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博士后“两站一基地”累计达304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加速成势,与清华大学等21家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校地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17家,引进创新团队860个。建设11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1000余名高校院所人才带成果创办企业超过500家。

“高精尖缺”人才加快聚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充分发挥引才育才的主体作用,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持续涌现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协同校院企等重点用人单位“一人一策”引育海内外顶尖人才,新引育海内外院士33名。联合重点用人单位发布首批博士后需求清单,释放岗位需求3092个,新招录进站博士后1400余人;发布天府实验室组团“张榜揽才”榜单,释放岗位需求406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1人。面向重点产业链“链主”“链属”企业遴选培育产业领军人才518名,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支撑。出台《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涵盖6大类224项人才类型,在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四链”融合型高能级链主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每年可自主认定2名D类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才引才”,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专家举荐17名人才获评“成都工匠”。

人才创新创造效能加快释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磁浮轨道交通、无人机等前沿领域研发能力跻身全国前列,人才企业(院所)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聚焦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和前沿新兴领域实施10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形成45项创新产品。“成都造”关键部件助力C919、AG600等国产大飞机首飞,成都中建材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测控通信系统为神州十五号发射成功全程护航,腾盾科技研制的全球首款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四发无人机首飞成功。助推科技企业加速壮大,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1个、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8家,均居副省级城市第5位;36家上市高层次人才企业总市值突破7000亿元。(四川省成都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