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州人才工作调研督导情况的报告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工作调研组
根据四川省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统一部署,按照省人才办《关于开展全省人才工作调研督导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市州人才调研督导情况报告如下。
一、 人才工作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市州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人才新政,人才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人才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党的领导,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近年来,各市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党管人才责任,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推动形成尊贤重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全面推行“一把手”目标责任制。全省各级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分层建立人才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单列人才专项考核分值,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目标考核体系。
二是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各地建立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成立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形成组织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其中,巴中市着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实现了人才工作规范高效、协调有序运行。
三是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坚持把人才发展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创投基金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17年,21个市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总计5.8亿元。泸州市组建了全省市州第一支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意见,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成都、自贡、雅安、乐山等地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一卡通”,给予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就医、创业等特殊支持,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增强了人才获得感。
坚持改革推动,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各市州坚持把人才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以改革为动力,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新政,大力育才聚才、充分用才励才,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一是大胆探索创新。各地坚持放权松绑、激发活力,积极推进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建设,选取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个别区(市、县)等作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鼓励先行先试。广元剑阁县创新制定高层次人才“英才编制”,坚持全县统筹、有编占编、无编调编的原则,专项用于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事业编制;达州宣汉县探索出技术入股、成果转化、院县合作、自主创业、科企联合、科技服务等6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模式。
二是着力筑巢引凤。各地积极开展重大引才行动,注重完善高端、中端、基础人才的培养开发、评价考核、管理服务等政策,形成了梯度有序的人才引育体系。2017年,21个市州通过各类引才工程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1722名,其中,硕博士6888名。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各市州积极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军民人才融合、科研人员灵活创业等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绵阳市设立54.5亿元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建成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组建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军民融合企业达到321家,2017年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坚持产业导向,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各市州着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以“高精尖缺”为重点,着力健全完善外来引进和本土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一方面,紧扣产业发展吸纳人才。成都、泸州、自贡、资阳、南充等地采取“人才+项目+资本”模式引才,实现了市场、资本和人才的有效整合;遂宁推动四川首家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聚集该领域高层次应用人才20多人,其中“千人计划”5人。
另一方面,立足本土储备紧缺人才。各市州坚持需求导向培育储备各类紧缺人才。自贡、广元、遂宁、内江、达州、资阳、南充等地统筹推动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工匠大师、青年创客等专项人才培育计划,有效集聚地方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成都市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院校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绵阳市结合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全市45所大中专院校开设军民融合相关专业186个,每年培养军民融合人才3.8万人。
坚持服务基层,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各市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要求,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使用”相结合,有效聚集了一批乡村振兴的骨干人才。
一是抓政策促流动。各市州结合省上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10条政策”、基层 “18条政策”等,因地制宜出台激励政策,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泸州市实行贫困村卫生站(室)村医生“县聘乡管村用”或“乡聘村用”机制,通过岗编分离,促进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二是抓引智促服务。各市州通过开展专家下基层、选派干部人才援助等形式促进智力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广安市选派174名科技、农业、医卫人才挂职贫困村第一书记;凉山州向脱贫攻坚一线选派“第一书记”2072人,计划生育和禁毒防艾、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200人、驻村工作组成员6510人,全力保障脱贫攻坚人才需求。
三是抓回引促创业。各市州大力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截止2017年底,各市州累计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才58.7万人,占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的12.1%;创办企业14.2万户,带动就业187.8万人,实现总产值3762.2亿元。
坚持开放合作,人才开发体系不断健全。各市州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融入全球人才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以人才开放工作增添发展新动能。
一是健全对外招才引智机制。通过赴海内外著名高校开展巡回宣讲引才、成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方式,大力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成都市打造了“‘蓉漂’人才荟”、“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海外行”,内江市启动“海外高端人才走进内江”。眉山、广安、内江、绵阳等地继成都之后相继成立外国专家局,进一步畅通了直接服务外国人才的渠道。
二是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大开放合作,通过强化协同创新,增强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2014年以来,21个市州与国内外名校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599个,开展重大科技及人才项目合作1991项,落地科技项目资金约22亿元。成都市建成环川大等3个高校知识经济圈,带动社会资本投入8.75亿元,促进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绵阳市与21所高校签订履约技术服务协议205项,推动建成110万平方米孵化器,入驻孵化企业和服务机构达3800余家。
三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泸州市以挂牌成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为契机,打造酒城国际人才港,建成省级创业园5个,市级创业园(孵化基地)16个,吸纳入园项目383个,以科瑞德、杏林医药、步长制药等重点企业为龙头,推进医药产业中等人才基地建设,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引进院士11人;成都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海归人才2000多人、创办企业1000多家,2017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比分析
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高地的人才竞争,已从单靠优惠政策比拼,靠打“价格战”“政策战”,逐步演变为“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我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省作为人力资源大省而非人才强省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潜在的人口规模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显性的人才资源优势,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资源区域和产业分布失衡,基层和非公领域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改革任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一)人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资源区域和产业分布失衡,人才分布与区域发展格局不相适应等矛盾仍存在, “一干多支”的人才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从人才总量上看,市州人才总量为420万,占全省人才总量的58.7%。从区域分布上看,目前我省五大经济区人才分布极不平衡,成都平原经济区8个市人才总量(含央属、省属人才)占全省59.18%,其中,高层次和领军人才更为集中,成都、绵阳两市,拥有在川院士占96.7%,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占86%。甘孜、阿坝两州共有专业技术人才5.2万余人,占全省的1.3%;正高职称134人,仅占全省的0.14%。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9%,低于全国平均12.4%的水平,省会城市成都也仅占17%,远低于广州24%、深圳23%的水平。从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在各地单位人才多,市级以下人才匮乏。在川“万人计划”市州仅有22人,占全省的18.2%,“千人计划”仅有33人,占全省的11.1%,而这仅有的55(22+33)人,90%又集中在成都。绵阳市23.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中73.3%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 56名 “千人计划”入选者中,中物院占54人。
(二)创新创业人才不足,人才效能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尚有差距。当前,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军民融合、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全省处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关键期。但各地创新创业人才不足,科研成果在当地转化率低,极大制约了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成都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17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6件,仅为西安的1/2;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低,2017年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分别为30%、50%左右,大量科技成果“外溢”。在各地现有人才中,传统产业人才存量较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人才缺口大,增速缓慢,人才效能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成都市三产增加值占比仅3.9%的农业拥有16.1%的从业人口,而 BI数据分析师、高级数据挖掘师等全新职业的需求剧增,但能够匹配的人才严重不足。尽管省市均出台了激发人才活力的系列政策,但受安逸稳定的思想和政策规定限制,人才队伍中仍存在不敢创业、不想创业的顾虑,缺乏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三)人才政策精准度、落地率不高,主动担当精神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调研发现,近年来改革进入“密集期”, 虽然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但个别地方、部门对上级出台的好政策研究不多、宣传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味的呼吁顶层设计,缺乏“闯改创”意识和实践,一些市州反映的人才瓶颈问题,实际上利用现有政策都能解决。此外,一些地方制定的人才政策定位不够准确、配套不够齐全,影响了人才新政作用发挥。如成都市出台的“人才新政12条”,初步构建起聚集青年人才的政策体系,但青年人才落户后的就业、培训、安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引导人才合理分布的措施办法还不够完善配套。德阳市现行的“1+3”人才政策仅针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中端人才和基础型人才的引育措施。
(四)人才开放度不够,市场对人才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近年来,各市州在对外招才引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组织的赴海外招才引智还未形成常态化机制,而且多以政府单独组团外出考察宣传为主,缺少企业参与,引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明显,海外人才招引量少,招引平台匮乏,缺乏响亮的引才品牌和引才工程。同时,由于当前我省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法规,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才市场主要由政府牵头,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作用没有全然发挥,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这与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来自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源自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还相差甚远。科学运用市场化机制为人才、用人单位服务,仍然是人才工作的薄弱环节。
(五)本土造血功能不足,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尽管近年来我省制定了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结构不优、流失率偏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足,尤其是本土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使用不好的问题亟待解决。近三年来,阿坝、甘孜州流失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1500余人,麻醉学、影像学、精神卫生、地灾防治、水文工程等紧俏专业人才更是出现严重的“人才赤字”;甘孜州18个县,儿科医生只有9人。同时,由于我省藏区经济发展滞后、福利待遇偏低,自身财力有限,出台的引才安家补助、科研支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惠条件远不及发达地区,引才的磁场效应不强。调研中,康定中学校长陈军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学校教师的收入比内地高一倍,2009年以前年均收入也要比内地高3万元。当时到内地高校招聘是一呼百应,现在是无人问津。”面对当前人才抢夺战,内地发达地区“虹吸效应”明显,贫困地区的人才差距已进一步拉大。
三、下一步人才工作对策及建议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突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必须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改革定力,聚焦产业发展、聚焦重大战略、聚焦队伍建设,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境界。
(一)增强改革定力,全面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落地见效。继续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破除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用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精准对接“全创”“深改”等重大任务,省人才办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成德绵打造创新驱动人才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政策、促进军民人才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攀西试验区人才发展具体政策等,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政策。持续加力人才“放管服”改革。把向用人单位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具体化制度化,真正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按照省委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形成人才“一干多支”格局。
(二)着眼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急需紧缺人才队伍。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主动参与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双七双五”重点产业,采取“人才+项目+资本”模式,大力培养聚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补齐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发展人才短板,有效改善人才供给。积极适应非公领域人才数量增长迅速的新趋势,进一步完善符合非公领域人才特点的管理服务机制。支持成都市建设人才开发高地,提高对全省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规范引领各地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围绕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分布打造人才链,推动各类人才向远郊市县和产业功能区合理流动,形成更为优化的人才空间配置。
(三)搭建干事平台,完善人才开放合作体系。推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指导各地建立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鼓励各地参与成都西博会、绵阳科博会等国家级展会,推广“美丽四川.创业天府”“创交会”“菁蓉汇”“创客计划”“我能飞”等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和创客文化。推进人才工作市场化,政府着力当好“店小二”,提供优质人才服务,发挥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示范效应,以成德绵为中心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依托中心城市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才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指导各地加强与本区域央属、省属各类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做大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更多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地方和园区创办经济实体、转化技术成果,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积极组织开展走进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选拔人才,探索常态化组织重点企业赴欧美等地开展“海外行”活动,推进国际化人才引进。
(四)聚焦脱贫攻坚,完善人才扶贫机制。进一步落实深度贫困区人才振兴工程、基层“18条”等,通过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等五大工程,省直相关部门会同“三州一市”培养教育、卫生、建筑、旅游等10支人才队伍,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空编严重、留人难的问题,切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最合适当地的人才,才是最好的人才。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紧扣深度贫困县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本土人才,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天府工匠培训等,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推动待遇激励留人,督促落实好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等待遇激励政策。统筹推进贫困县与经济发展较好地方“一对一”对口帮扶,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等平台,推广浙江—阿坝州、广东—凉山州等对口帮扶合作和成都、遂宁互派干部工作机制,支持各类合作转化项目、发展富民产业、培养本土人才。
(五)强化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形成人才工作“一盘棋”,分类建立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已出台政策落实情况纳入重点考核内容,切实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分层分级举办全省人才工作者培训班,提高人才工作者攻坚破难能力。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建设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实现优秀人才全球搜索、靶向引进。依托“金保工程”等人社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现有各类人才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推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共联。依托“千人计划”等服务窗口,构建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平台,让各类人才办事“只进一扇门”。各地要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健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广人才服务卡,探索建立“智慧人才”服务系统,利用大数据智能实现人才“引育管用”,构建闭合有效的“人才服务链”,使人才在川工作有精度、创新有高度、生活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