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攀枝花米易:“三个巧”写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文章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2-08-20

近年来,米易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好乡村人才“引、育、用”文章,厚植成长成才沃土,持续建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巧打“三张牌”聚人才

打好“乡情牌”。实施桑梓人才“金才汇乡计划”“归雁工程”,组织各村组逐户摸排统计,对外出优秀人才登记造册,利用逢年过节座谈、平时电话问候等方式,用乡情召唤外出优秀人才回归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先后回引优秀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优秀返乡人才2000余人,其中223人担任村组干部,460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打好“政策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税收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开通土地利用、租金减免、资金补贴等“绿色通道”,简化优化经商办企流程,全力支持外出人才返乡创业。近3年,累计向1058家创业主体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约1.75亿元,发放政府贴息资金656.65万元、奖补资金90.47万元。

打好“环境牌”。建立县级领导“1+3”结对联系服务乡土人才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宣传优秀返乡人才先进事迹,持续开展“米易农业优才”等优秀人才评选,不断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目前,已有68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和农民技师获得奖励。

技术专家到果园讲解整形修剪、果树嫁接等芒果种植技术

巧搭“三个台”育人才

搭好赋能提质平台。实施“千名村组干部培育”“千名年轻党员发展”工程,开展党组织书记三年培育和村组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全覆盖开展村组干部赋能提质培训,累计培训村组干部3000余人次。扎实开展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全面推进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累计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3984人,1492人获评农民技术职称。

搭好专家指导平台。开展“农业专家下基层行动”,建立起“党外人士科技示范基地”,并依托与中国热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搭建起“产学研用”平台,形成“课题+人才”“产业+人才”“项目+人才”育才模式,集聚10余支农业专家团队和50余名省、市、县农业专家长期服务基层,开展培训指导。

搭好结对帮扶平台。引领各村有威望的乡贤、致富带头人、优秀返乡人才等人员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创办“田间学校”,创新推广“土专家教果农,果农教果农”的结对帮扶培训模式,每年无偿培训5000余人次,成功培育出“土专家”“田秀才”300余名、种植能手2000余人,4人荣获省级致富带头人称号。

巧下“三步棋”用人才?

下好党建引领“先手棋”。推广“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乡村人才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发展专合组织、农业协会等党支部85个,探索出“诚信红线”“阳光用水”等自治制度,推行村规民约“负面清单”,界定“红线”严格奖惩,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农业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下好产业培育“关键棋”。支持乡村人才发展电商、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技术。乡村人才示范带动成效明显,推动全县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达70%,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下好融合发展“长远棋”。出台支持举措,鼓励乡村人才整合闲余住房和土地,探索“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耕展示”“旅游休闲+农村民俗体验”等融合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增添发展新动能。2021年,全县乡村旅游收入超过50亿元。(巴且木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