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砥砺笃行 乘风破浪 绘就四川人力资源新篇章

来源:今日四川 发布时间:2021-04-16

Image title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环境宜居宣......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选择在四川就业、生活。

人才兴则事业兴。当前,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四川正在加速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跨越,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强省时至势成、其兴可待。

2020年,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出台《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首次把人力资源服务作为重点经济产业,提出要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强调,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速增量、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面对困难和挑战,四川人社系统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坚持把纵深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作为稳就业保就业、助力复工复产和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大政策供给,强化项目支撑,优化区域协同,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冲击影响,使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20年产业总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

统筹实施“五大行动”,聚焦人力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有效解决产业规模小、贡献率低、优质品牌少、机构能力弱、协同匹配差等现实问题,四川省人社厅统筹实施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五大专项行动”,在谋篇布局上形成了新时代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方案”。

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四川靶向引进了上海外服、中智、任仕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培育了人瑞人才、新大瀚、瑞方等一批本土骨干领军企业,精准支持金沙人力、实习僧、宝航人力等一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特别是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迅速出台支持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十五条措施,全力以赴“保主体、稳企业”。2020年,省内人力资源市场主体超万家,其中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千余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150多家。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四川科学布局、重点打造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点成线,连线组网,扩网成面,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市(州)级园区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新格局。2020年,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11家,总营业收入125.5亿元,较2019年翻了一番;泸州、绵阳、乐山3家省级产业园正全面起势,已入驻企业超100家,总营业收入超10亿元;凉山(西昌)州级产业园总营业收入21.6亿元,资阳、攀枝花2家市级产业园总营业收入超2亿元。目前,宜宾、达州、德阳、南充等10个市(州)已立项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园。

品牌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四川人力资源”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成体系培育了“四川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知名企业品牌以及自贡“彩灯工匠”、内江“甜城逸家”、德阳“装备技工”等优质劳务品牌。2020年,举办了首届四川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持续扩大“智汇天府”“‘天府杯’创业大赛”“四川创业博览会”“春风行动”等活动影响力,密集实施成都“蓉漂”、乐山“文旅人资峰会”、德阳“抗疫就业超市”、绵阳高层次人才“空中双选会”等重点活动,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四川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大力发展各类新兴业态。成都市在66个产业功能区设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和工作站,探索创新“点对点”服务新模式;全国首个“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院”在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地,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成都“天府招聘云”、绵阳“绵州人才网”“智慧泸州灵聘”、乐山“文旅技能提升”等信息化、专业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一批企业自主研发的新系统、新技术被广泛应用。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既要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又要优化引才育才效能。四川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单列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重点建好建强行业领军人才、青年人才、从业人员“三支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资源顺畅有序流动,为治蜀兴川集聚更多高素质人才。成都市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猎头招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内江市积极筹建“甜城?成渝地区公共实训基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加快形成“一核两翼”区域发展格局,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深度融合

2020年,四川省人社厅对接“成渝双城”和“一干多支”国省战略,着眼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升发展整体能级,形成了加快构建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一核两翼”区域发展格局的总体设想。“一核”即“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两翼”即在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建设“川南人力资源协同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川东北人力资源高质量服务供给区”。

按照《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成都作为“核心引擎区”、德眉资作为“辐射带动区”,共同构建“一极两带多点”区域高能级产业集聚新格局。成都市以创建现代人力资源服务核心城市为目标,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出台系列配套意见、方案和政策,扩大“天府招聘云”覆盖面;德阳市依托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同深化产教融合,建成省级装备制造人力资源市场;眉山市依托成都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为本地园区、企业提供“跨区域、定制化”解决方案;资阳市着力打造推动成渝“双核”人力资源相向融合的重要枢纽地,统筹推进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2021年,四川将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加快构建人力资源产业体系“一核两翼”总体布局,支持绵阳、乐山成为“一核两翼”的重要支点。

充分发挥“三大作用”,着力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过去的一年,四川省人社厅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紧紧扭住“对接”和“协同”两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就业”重要作用。

为发挥“服务产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人力资源与四川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机制路径,推动在现代产业重点特色园区中镶嵌、配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或集聚平台,打造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应用场景展示中心,创新了“点对点”精准化服务供给模式。2020年,四川省首次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市(州)行、园区行、校园行”活动,加强对接指引;成都市首次召开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功能区发展大会,施“赋能产业功能区、共建发展共同体”专项行动;宜宾市突出“产训结合”,统筹打造中国白酒、智能终端等5个专业化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等;内江市探索推行以柔性引才方式创建重点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落实“服务企业”积极支持市(州)编制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清单”和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清单”,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在线交易平台,推广“市场下单、企业抢单”的线上供给新模式。2020年,共服务各类用人企业170多万家次。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迅速建立“分片包干、对口联系”服务机制,有力保障了2万多家重点企业的应急生产用工。疫情期间,成都市联合智联招聘等发起公益招聘活动,保障企业应急生产用工需求。同时,有序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绵阳市5名选手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金牌1枚、银牌1枚和优胜奖3个,5名选手均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攀枝花市选手代表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上取得了三连冠。

为充分实现“服务就业”,四川省统筹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就业和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2020年,促进就业和流动500万人次以上,近六成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创业。2020年疫情期间,全省共举办各类线上招聘2600多场次,提供岗位240多万个;紧急动员1000余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点对点”复工,输送60多万务工人员;集中组织1500多家机构参与实施“春风行动”,转移农民工近2400万人。凉山州创新劳务品牌,助力脱贫攻坚,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35.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6.62亿元,实现零就业贫困家庭“清零”。自贡市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月是故乡明”等招聘活动819场,实现就业14871人。

越是艰难越勇往直前。为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全面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四川人社砥砺奋进,不仅让人力资源服务业发挥其就业“吸纳器”功能,也进一步推动其成为重要的就业“助推器”。2020年,总营收逆势增长了12%左右,产业总营收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实现“加快建设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的总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全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四川经验。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2021年,四川人社将矢志前行,以建设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就业的能力提升,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速增量、做大做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以优异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袁智岚  蒲云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