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绵竹:多措并举实施技能人才培养

来源:绵竹市就业局 发布时间:2020-08-14

 叶小梅

                                   

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21世纪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就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人才,是企业的发展命脉,人才指引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劳动者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才提供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进步。只有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取得优势。什么是人才呢?人才是指: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之内的任务,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而其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一、建立台账,摸清技能人才底数

为充分掌握我市高技能人才情况,强化人才服务管理,2019年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数据库。2019年至今已录入高技能人才379人。其中技师86人,高级技师117人。

二、拓宽渠道,充分培养技能人才

多渠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其逐步提高,掌握专业技能,达到高技能人才的水准和要求。近年,我市强抓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定制”,贴近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技能项目,以服务企业发展,稳定岗位和就业为宗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为企业培养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带动初、中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一是企业新录用的人员,结合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师傅带徒弟、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岗前培训;二是适应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2020年,为龙蟒大地有限公司、三佳饲料有限公司等开展钳工、焊工等培训437人,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三是积极实施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生产技能水平,帮助民营企业培养技术性人才,落实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补贴,截止2020年7月底共为615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11.11万元;多渠道提升技能水平,积极落实技能提升补贴342.01万元。四是采取以赛促学方式促进技能提升,2018年起,每年开展“绵竹工匠杯”暨德阳市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为我市各行业技能高手提供展示平台。

三、强化认识,政企联动促人才培养

今年,我市整合了市应急管理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等职能部门的资源,按照各自职能分工为职业培训组织人员,分类收集申报资料等。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变人社局(单一施策)为多部门精准发力。由行业主管部门配合调研企业培训需求,并帮助组织参学人员,然后由就业局指派有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按照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最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共同发起培训项目开展职业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监督管理。多部门把督促和指导企业培养和建设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作为当前和今后做好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点,把增强企业职工素质和加速培养后备技术型人才,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企业也从实际出发,制定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训规划,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线,以生产现场为基础,以全员参与的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努力营造讲学习、比技术的氛围,切实增强在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比如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结合公司现状、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培训大纲,切实提升新进及转岗员工业务能力,根据集团公司“师带徒”活动实施办法,修订了师带徒实施细则,各部门车间按要求严格考核。2019年公司建立师傅库266人,截至12月底师带徒139对,有效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撑。

四、舆论导向,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宣传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适应我市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的宣传力度,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和企业各类职业培训相关政策通过微信、QQ、公众号等自媒体向辖区内企业进行了宣传,成立工作专班和政策宣讲小分队,分园区、分行业、分企业进行相关政策宣讲25场,强化舆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营造重视、支持职业教育,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好环境,形成政府支持、企业重视和社会关心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进一步促进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健康发展。

五、产教融合,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为培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适应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根据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和我市白酒产业发展需求,我市探索建设白酒酿造产教融合基地,实行以职业中专院校为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实现双赢。目标是以与剑南春、东圣酒业等企业进行的校企合作共育技能型人才,促进产教融合。以“教学任务课题化,产教结合规范化”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企业+名师傅+学校”共建专业,实现“基地共建、课程共生、资源共用、成果共享”。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确保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机衔接。即企业与学校共建专业,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以定制的形式,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具备条件的绵竹市白酒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产、学、研方面进行融合。通过产教融合下的“三教”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组织形态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服务绵竹酒产业领域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绵竹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绵竹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以酒产业的工匠精神为德育教育基础,坚持立德树人。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以中高职衔接为通道,服务学生升学、就业与创业。

六、发挥作用,做好师带徒和技能传承

近年,我市一直致力于对本地特色文化产品传承和发扬,遵循“师承效应”规律,扎实做好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发挥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技能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截至2020年7月,我市已有市级高技能人才基地1个,即绵竹职中;首席技师3名,包括徐姿静、胡光葵、李冰川;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徐姿静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胡光葵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陈翠琪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发挥绵竹市职中、四川民办天一学院2个高技能人才基地的摇篮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建立数控车间、普车车间、机械加工综合车间、焊工实训室、护理、养老康复等16个实训场地,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目前,我市探索性的开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将融入到教学;茶文化走到培训课堂,丰富民间百姓的文化生活;白酒工作室大师将在我市白酒培训班上传授真经,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市将加强开展“技能提升行动”,以“项目制”、“新型学徒制”等技能培训为载体,以七类人员为重要群体,加强对我市劳动力和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整体技能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师研修、名师带徒和技术交流等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重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实行校企共育,产教融合的人才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