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随时获得最新资讯

大笔如椽绘新篇“归雁经济”呈“集合效应

来源:人力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9-08-01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

回望绵阳市安州区“返乡下乡工程”发展,这是不平凡的三年。2016年12月安州区作为绵阳市第一个被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列为全国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的区县,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深化改革的样板。截至目前,现已建成10个返乡创业园(含1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70个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点)。全区返乡创业优秀人才达到2600余名,创办各类实体2300余个,带动280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

挑战面前,勇毅笃行。机遇面前,蹄疾步稳。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州区人社局、就业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主线,抓要事、攻难事、办实事,创新之风扑面,改革之举频出,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凤还巢  蝴蝶谷旧貌换新颜

7月23日,随着特色旅游品牌的打造,坐落在绵阳市安州区晓坝镇282000平方米的蝴蝶谷返乡创业示范园内的民宿,变淡季为旺季,热度飙升。

回家建民宿母亲说他脑子烧坏了

这个让荒山变为旅游“新秀”的人,正是从这个穷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返乡农民工陈远航。在外闯荡多年后,陈远航怀着一颗建设家乡的赤诚之心,回乡创业。

他今年32岁,从西南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园林设计院上班,年收入可达30万元,在老家安州区晓坝镇齐心村,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2016年,当他作出“返乡建民宿”的决定时,一度遭到父母反对,“我妈当时就问我脑子是不是烧坏了。”但陈远航认为,“归来”,是他能给家乡最好的“礼物”。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这个位于山谷的村落几乎被夷为平地。在政府补贴扶持下,村民靠双手重建了家园。虽然陈远航当时已在成都站稳脚跟,但这段经历一直牵动着他,“想帮家乡做点什么。”几次回家,他注意到一件事:齐心村别名“蝴蝶谷”,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地震后政府又重建了道路,非常适合搞生态旅游,但村里没有什么接待配套设施,“建一个民宿,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帮助村民增收。”为了争得家人的支持,他带着母亲去丽江、重庆、成都体验民宿,又通过母亲说服了5户有兴趣的村民,众筹了300万元,在小溪边建起了这个19间独栋房的民宿。他最为得意的是帐篷房的设计,“夏天是避暑的好去处。”

民宿成“网红”老乡都想跟着干

民宿销售“上网”,经常“一房难求”。10多名员工全都从村里招募,“每人月收入将近2000元。”还有一些人不满足于打工。陈远航说,现在明确想参与民宿事业、找他帮忙设计或改造房子的就有七八户村民了。

拥有44.8万人的安州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11.7万人。安州区一直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大事来抓,既大力支持农民工外出务工,也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让农民工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令长期在外务工的陈远航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能成为晓坝镇齐心村的村支部副书记。去年以来,安州区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回乡任职,将党性强、觉悟高、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拔进入村级班子队伍,目前在返乡创业者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人。

家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巨大扶持力度更是让他感动。“我相信,不管是外出务工还是回乡创业,党委政府都会给我们大力支持。”陈远航坦言。“让农民工的腰包鼓起来”,这并非一句空话。安州区晓坝镇以“旅游兴镇、产业富民”为抓手,“引凤还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蝴蝶谷返乡创业示范园位于晓坝镇黄羊村、五福村、两河村、齐心村,现已入驻企业12家,带动本地就业100多人,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

仅是通过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还不够,晓坝镇还探索网络扶贫模式,依托中国网库、四川易田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建立“1户互联网企业+1户贫困户”“N个网民+1户贫困户”网民众筹众帮众扶机制,实现“党员带、能人养、电商卖”良性循环。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营销点的电商网店,并成功申请了“本土食客”商标,通过打造平台和通道,推动农民电商创业,变“网民”为“网商”,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让山区资源从“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政策引领  制度改革带来红利

“沉睡的资产活了,收入有保障了,日子越来越好了。”这是安州区统筹推进金融扶持、用地服务、基建投入、产业扶持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农民工队伍土地、金融、户籍等问题……针对农民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安州区人社系统聚焦“痛点”“难点”,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农民工工作。

安州区区委、区政府出“妙招”,早在2015年相继出台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安府办发〔2015〕62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三年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安府办发〔2015〕63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县、乡镇、社区三级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安府发〔2015〕10号)等系列文件,对全区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做了专门的具体安排部署。

引导农民工抓住机遇

返乡创业,在投身治蜀兴川事业中书写人生华彩。该区整村授信工作已经在两个乡镇全镇性开展。去年区政府与农商银行签署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今年的工作是进一步细化升级;创新了土地流转收益担保方式,解决无法提供常规意义上的抵质押担保物困难,目前已为塔水镇发阳家庭农场、乐兴镇苗夫苗木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办理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6户1750万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户154万元;储备各类贷款项目,围绕开发性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等政策,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各类贷款项目241个,其中:返乡创业110个,返乡创业示范基地81个,龙头企业5个,特色农产品45个,努力破解返乡创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让更多农民工有平台创业

“在目前,安州区创业服务中心已入驻安州区籍返乡创业企业71户、吸纳就业人员420余人。”安州区人社局局长唐京生介绍道。为此,安州区在开展农民工创业服务上充分发挥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优势,依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村淘项目,利用“安州宝”“安得儿意”在线推广“安州造”品牌,支持380余名返乡人员创办电商企业61家、开设网店120余个。

建设特色返创园区和基地

出台返创园区和基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园区内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入驻创业实体提供系列服务,积极吸纳有资金、有项目、有知识、有技术的“新乡贤”“新农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到返创园区创业发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和最实际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推进。下一步,安州区将通过返乡创业十佳明星先进典型,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在外学有所获、干有所成的人士投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优秀返乡创业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返乡创业示范厅已将建成。

服务引领  创业中心放大“孵化”功能

从领着百万年薪的经理,摇身一变成为田间地头的“鸡官”,作为第一批入驻安州区创业服务中心的企业,“80后”小伙蒋军打造的生态农业公司,如今正依靠电商平台的线上线下“两不误”,以年产值破千万的佳绩书写着属于他的创新创业传奇。蒋军的华丽转身,只是安州区人社、就业系统助力中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孵化园”打开创业成功之门

安州区就业局局长蔡玮说,安州区创业服务中心和电商产业孵化园专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程服务,整合部门力量,配套优惠扶持政策,孵化培育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如今,科技型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安州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安州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业服务中心于2014年4月28日挂牌成立,现有孵化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楼宇孵化9栋、创业食堂、创客俱乐部综合配套服务项目2个,电商产业园1个。

一走进安州区创业服务中心,眼前一亮,这里宽敞、时尚,每一个功能区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中心周围配套了学校、医院、生活服务、餐饮食堂、金融担保和中介机构等服务。其中,由政府投资修建的17万平方米的“安馨公寓”,企业管理人才、员工等均可拎包入住。从中心楼顶俯视,公交道路、步行街道与辽宁大道和绵安快速通道并联成网;欧式办公楼、各类住宅区与经济商贸区有机融合。

据了解,该区还专门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所有符合条件入驻创业中心的企业,均享受安州区招商引资、支持工业发展及小微企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入驻企业凡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均可申报并享受国家、省、市的项目扶持政策和区内的相关奖励政策;同时,对高科技企业、优秀人才,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出台具体的扶持办法和优惠政策。

这个与互联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孵化器”正焕发着勃勃生机,给创业者增添了无比的信心。“正是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成熟完善的孵化体系,使很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将创业的地点选择在安州区,给了我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四川大鑫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爱华如是说。

企业入驻“保姆式”服务

把企业引进来后,又是如何服务?蔡玮介绍,对入驻企业采用“一站式、一对一”服务方式,从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到企业成功入驻,均由中心派专人进行“保姆式”的全过程、全方位代办服务。同时,集中设置部门服务办公区和商务服务区,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工商、税务、法律、商务洽谈、会议等功能齐全的优质服务。“从申请入驻到工商注册登记成立,到后期的融资对接、项目资金扶持等手续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地帮我们全程代办,这让我这个初期创业者感到非常贴心与感动。”蒋军说道。

2016年,在外打工的陈华伟也回到家乡创办四川川蜀老味道公司,“吸引我的不仅有安州区的区位、人居等软环境,还有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帮助企业融资和贷款等‘保姆式’服务、零房租裸创业等实打实的政策服务。”陈华伟说道。“只有大规模扶持草根创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圈,从而将创业项目上积累的量化优势转化为质的飞跃。”蔡玮表示。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市场主体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敢闯敢干的胆识,为全民创新创业树立了成功的典范,目前中心共入驻返乡下乡企业172户(办公入驻34户,挂牌148户),电商产业园入驻了68家。2015年,安州区创业中心入驻企业总投入达1.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继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近期,安州区创业服务中心又被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近年来,蒋军一批中心创新创业人才分别获得省市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表彰和奖励。

党建引领  打造返乡创业圆心舞台

7月22日,在绵阳市安州区乐兴镇民生村的“想家”亲情连线室,远在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的外出流动党员余莉,正通过专用APP拨号视频,同民生村党支部书记苏仁良进行“每月谈心谈话”交流。

党员千条线,党建一根针。安州区共有18个乡镇,257个村(社区),770个基层党组织,22524名党员。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2.3万人,其中农民工党员3392人,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重庆、成都等地。

为了将这3392人的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安州区将农民工党建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头等大事来抓,探索出“五联四帮三带”工作法,率先在安州区乐兴镇驻江阴市周庄镇党支部试点运行。

今年3月,安州区乐兴镇驻江苏周庄流动党支部正式成立,乐兴镇民生村六组的李天勇任流动党支部书记。他说:“以前民生村在江苏务工的流动党员,组建了一个流动党小组,我们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并帮助在外务工的农民兄弟就近办理医保缴纳、维权等事宜。”

归雁回巢  催生“兰花书记”“佛手村长”

在安州区塔水镇的三泉兰草种植基地,偌大的大棚里绿草萋萋,细长的叶片随风摇曳。赵波正忙着将遮阳网升上去。谁能想到几年前还在外经营一家婚庆公司的七尺男儿,如今竟被称为“兰花支书”?赵波的养兰之路,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村级党员座谈会。时任三泉村党支部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现在农村里敢想敢干的年轻党员不多,小赵,你还是回乡带着村民一起发展吧。”

目前,赵波拥有兰花种植大棚30余亩,育有成品兰3万株,幼苗12万株,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及两个家庭农场,全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特色种植。无独有偶,安州区塔水镇团结村的“佛手村长”姚海滨,也是安州区通过党建引领,促进归雁回巢的典型。2003年,姚海滨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在辗转销售、装修等多个行业后,回到家乡流转了100余亩土地进行生态种养殖,解决了当地在家农民工30余人的就业问题。2007年,姚海滨当选团结村村委会主任,他在团结村进行“循环农业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并主动在自己园区设立“农民夜校”现场教学点,努力将该村村民带上致富路。

近年来,安州还探索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返乡农民工创业风险保障基金”,建立返乡创业商会1个、创业服务中心1个,为返乡创业企业授信达5000万元,安排党内关爱资金用于支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目前,安州区建成返乡创业基地170个,推动2607名农民工返乡创办项目2302个。

基层党建全力构筑“同心圆”

安州区把农民工党建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切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以驻外流动党支部为“圆心”,农民工服务站和农民工之家为“圆周”,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薄弱、外出农民工群体服务难等问题,全力构筑“同心圆”。

定准“圆心” 建好组织体系。坚持“农民工党员流动到哪里,流动党支部就建到哪里!农民工在哪里务工,我们就服务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构建区、乡、村纵向和区内、区外横向的农民工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区农民工服务管理综合党委,统筹全区农民工党建工作,同时深入摸排全区农民工在外务工分布情况,已先后在江苏、深圳、上海等地组建流动党支部8个、农民工服务工作站8个、农民工之家6个,高标准选配了流动党支部书记、服务站站长,为强化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用好“圆规” 强化管理服务。通过强化服务保障,坚持组织生活同过、活动同开展、事务同商议、学习同步调,流出地党组织“不好管、管不住”,流入地党组织“不愿管、没权管”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农民工服务工作站、农民工之家平台,线上成立“安州流动党员之家”“安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心灵驿站”等微信群,线下成立区“农民工服务中心”、乡镇“返乡农民工之家”、村“返乡农民工交流站”,实现政策宣传、职业介绍、困难救助等,确保“外出不跑空趟子,回乡装满钱袋子”,避免了“僧多粥少”“粥多无僧”的尴尬境地。

扩大“半径” 构筑安州模式。大力实施农民工服务保障“党建领航、创业导航、就业启航、关爱护航”四项工程,制定出台《绵阳市安州区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三十条措施》《安州区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四条措施》,组建“创业导师团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装60个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返乡下乡项目,着力破解返乡创业瓶颈,全力打造“安州模式”,引凤还巢,助凤振翅;建立留守人员定期巡访制度,实施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结对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同时建立“人才绵阳”微信公众号、“想家”亲情视频连线系统,缩短时空距离,深化情感联系。(肖 晓)